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全民敬业行动成为濮阳市赶超发展强大助推器

作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7-15 07:58:38   
    濮阳网讯(日报记者 段利梅)截至7月14日,全市举办经典诵读活动530场,举办道德讲堂230期,“焦裕禄精神展”“三李精神展”累计参观人数达17万人次,各级文明学校培训市民50万人次,全市涌现出最美敬业人1100人……这一系列数字生动展示了我市自2014年11月开展全民敬业行动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目前,在龙都濮阳,“我敬业、我快乐,我敬业、我奉献”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自觉行动,敬业行动也成为激发全市上下聚力赶超、续写辉煌的强大助推器。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概括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位列其中。2014年8月,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濮阳在全国率先提出开展以“全力干好八小时,用心做好手上事”为主题的全民敬业行动。2014年11月7日,我市召开全民敬业行动动员大会,轰轰烈烈拉开了全民敬业行动的帷幕。    8个多月来,我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立足自身岗位,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抢抓时间、只争朝夕,抠节点、盯进度,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各项工作向前发展,用实际行动奏响了一曲“我敬业,我发展”的壮美之歌;先后召开教育、卫生、工信、工商、财税系统现场会,以点带面,典型引领,推动全民敬业行动有序进行;各行各业的人们,用奉献与坚守践行敬业精神,全力干好每分钟,用心做好每件事。    敬业理念深入人心。敬业理念是敬业行动的思想根基。我市采用文化涵育、舆论引导、文艺熏陶等方式,将敬业理念潜移默化地根植在人们心中。自去年以来,中华道德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在全市兴起了学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在《濮阳日报》和濮阳广播电视台开设的《最美敬业人》《最美敬业故事》专栏,注重宣传身边最美敬业人和最美敬业故事;同时,有关部门将最美敬业人先进事迹汇编成册并广泛印发,不断扩大敬业理念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组织开展的千场文艺演出进社区活动,直接受众达25万人次。组织开展的道德模范故事汇专题演出活动,已巡讲12场,听众达4000人次。    敬业标准务实有效。敬业标准是衡量敬业的基本准则。我市各行各业、各单位根据有关规定,逐人明确了岗位职责,为制定敬业标准提供了依据。制定敬业标准强化针对性,各级领导干部突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要求,公职人员突出忠诚履职、依法办事、优质高效要求,城乡居民突出创业乐业、遵纪守法、崇尚文明要求。依据敬业标准,全市评选出各级最美敬业人1100人,与此同时,对落实标准不力,不作为、乱作为的165人进行了责任追究。目前,“让敬业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超越敬业标准”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追求。    敬业培训形式多样。建立敬业堂,设置敬业标识牌,拟定敬业誓词,制作敬业承诺书,创作敬业歌曲等,广泛开展以爱岗敬业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选树敬业师,各单位把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选树为敬业师,以“师带徒”形式对普通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进行言传身教。组织开展最美人物评选活动,在全市广泛宣传,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加强职业培训,市委党校举办各类主体班和专题班39期,轮训党员干部3820名;举办职工技能培训230期,培训30万人次;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累计培训24万人次。通过培训,提升了落实敬业标准的能力,推动了全民敬业行动落地生根。    敬业评价从“虚”到“实”。逐级成立敬业评价委员会,基层单位对所属人员每季度评价一次,主管部门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每年度评价一次,逐人建立敬业评价档案。实行台账管理,各单位依照台账逐项明确工作任务、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去年全市各县区、各单位累计建立工作台账4000余项;各单位内部逐人建立工作台账,台账完成情况作为敬业评价的主要依据。注重结果运用,2014年根据考核评价情况,全市表彰先进单位2815个、先进个人2602人。    敬业品牌闪耀龙都。在全民敬业行动中,我市注重培育和打造敬业品牌,不断提升服务、生产和经营的成效。党政机关、窗口服务行业涌现出市级以上文明服务窗口46家。市行政服务中心推行“阳光服务”,深得群众称赞;市城市管理局“老李服务热线”创立17年,23万余次义务上门维修,处置及时率达100%,今年3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岗位学雷锋示范点”。工信系统倾心打造精工产品,其中,濮耐股份的20多个系列200多个品种的耐火材料出口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惠成电子公司研发生产的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系统强力打造农产品品牌,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2家。工商系统大力实施商标战略,打造国家、省级著名商标105件。    如今的濮阳,以全民敬业行动为引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成为激发全市上下坚定信心、拉升标杆、奋力前进,推动濮阳科学发展、赶超发展的强大引擎。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走在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的康庄大道上,388万濮阳人民的信心越来越坚定、脚步越来越坚实!

责任编辑:李俊